题西林壁 的诗
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独立绝顶,三峰翠翠。”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而其中“题西林壁”四个字更是流传千古,成为了经典的文学典范。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首诗与“题西林壁”。
西林壁又称陈壁
西林壁是位于今天的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之上的一个巨石。因巨石高耸,雄伟壮观,又名“险峰”。陈壁则是当时嵩县县令的姓氏,陈壁之墨迹被后人保护至今。历代文人墨客争相登临,留下了不少墨宝。王之涣便是在这匹孤峰上赋诗,其诗名为《题陈壁》,后人改称为《题西林壁》。
唯妙唯肖的自然山景
《题西林壁》的诗句将峰峦起伏、松柏翠绿、云雾缭绕的山峦景色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这也是诗歌成功所在。例如,他说:“巍峨秀拔,俯垂下观,天地如范,虚若云涛”,笔下山峰之高耸,几乎触及巨鹤的翅膀,令人不禁产生崇拜之情。
意蕴博大的哲思跨越时空
与其他山水诗派的诗人不同,王之涣的诗歌追求博大哲思的体现,他不仅反映了自然山峦的神韵,也体现出了自然界与人类的情感互动。他说:“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这句诗表现了地勢的壮丽与自然间绵延不绝的连续性,而“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则表现出人们对人生的领悟。王之涣的诗使得古代文学脱离了以往只是叙述山水自然景观的形式,而更富哲学意味和文化底韵。
影响深远的古代文化象徵
《题西林壁》的影响至今随处可见。诗歌中对高山和江流自然风光的讴歌和对自由和不拘束的生活态度的传达,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范例。同时,王之涣的诗篇也成为了紫禁城、“长城留痕”景区的名句资讯,让更多的参观者能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深度。实践证明,王之涣的《题西林壁》或说整首《登鹳雀楼》绝非“停留在书本里的一个概念”,而是一个完全可以用来生活的沉淀,更为当今时代、当代中国提供了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