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咏白海棠诗
红楼梦咏白海棠诗
《红楼梦》中有一首著名的诗句:“燕子不归春半,一汀烟雨江南。”这首诗是林黛玉所作,描写的是白海棠花。白海棠是一种常绿小乔木,花朵如纸,白如雪。红楼梦中对白海棠的描写更是说到了花期远,花枝近,花瓣上覆着轻轻的露珠,让人无法不为之动容。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红楼梦》中咏白海棠的诗,领略其美。
燕子不归春半
首句“燕子不归春半”一出,便唤起人们对南国春天温暖、明媚的印象。然而这一诗句却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白海棠的花期过去了一半,蕾花也将离去,时间已经不再温柔。这句诗中,凸显了作者的离愁别绪,也预示了后文的哀怨情感。
一汀烟雨江南
第二句“一汀烟雨江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江南春天景象,轻烟蒙蒙中白海棠远眺。此情此景,让人不禁联想到苏州园林中虽然造景众多,却总能避免流似画中水乡江南的景致。这样的环境保护意识,在一百多年前青睐于文人雅士都喜爱的江南,早已被贯彻。
满地残红如雪
第三句“满地残红如雪”画面再度转换,作者将白海棠花落后的姿态表现为一地飘零,满地都是柔和的残红。而这里的“如雪”,则是对白海棠的一种高度赞美。白海棠的花朵白如雪,花开时层次分明,如同雪花般柔美,花落时又飞舞绵延,像是冷酷冬天中的一片小小雪世界。这些特质,都让文学家飘飘然地想起了雪,所以有了这个形象
可惜流年,红楼梦断
“可惜流年,红楼梦断”是整首诗的精髓所在。歌颂白海棠,是对人类美学的礼赞,也是对生命之美的颂扬。《红楼梦》这部名著,也是文化传承不断的缩影。在作者的筆下,这位荒唐可笑的神女竟然有了一孔之见,她觉得好看的东西都是值得追求,好的东西被埋没了真是可惜。而作者以此句寓意他对红楼梦这部巨作的怀念和悼念,没有将它们珍藏好,留下的只有遗憾和离愁。
慰藉离愁,寄托怀思
红楼梦咏白海棠诗,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是文学艺术中智慧和灵感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这首诗中,作者用极其简洁明了的语言,深情吟咏了白海棠的美丽和凋谢,颂扬了生命的宝贵和逆境中的坚强。这样的诗句,慰藉了人们内心的离愁,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成为人们心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这就是诗歌的力量,让我们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有时也会品读一首古老的诗歌,思考人类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