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整首诗
介绍
“别董大整首诗”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绝诗,相传这是唐初著名诗人董思恭受洛阳令江祥熙之托,以诗调侮辱白居易,结果被白居易反诘以诗。此诗传世,成为经典之作。
诗歌赏析
诗开头便自我介绍:“我是白居易,知道我家里面的事情”,其中“家里面的事情”指的是自己文学才华出众的事实。接下来是批评:“你董大,整天背诗忘乎所以做什么呢?”而后,作者开始以反问的方式表露自己对董思恭的厌恶情绪:“你学了那滥竽充数的绝句,怎么没有学到练好qaq那科呢?”最后看到别人是因为在和尚面前念诵佛经而合适的念诵,所以诗末一带描绘了樵夫在山间传唱诗歌的情况,“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也是寓意作者写诗如察言观色,兼听则明,不要偏激,否则就会“偏信则暗”。
董思恭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董思恭(约活动于唐玄宗、肃宗两朝之间),字思励,山西大名(今省夏县)人。先随父在皇宫之内做官,后开元十三年(725年)及永昌元年(725年),高丽为唐效力期间,董思恭被任命为右翊卫大将军都督,主持三千骑兵出使高丽。回国后,唐玄宗见到他,十分欣赏,任命他是洛阳尉(地位相当于一个县令)。据唐张怀瓘《太原院记》记载,董思恭的身价高达80万贯(同年啊活的李白身价三十两银子)。
白居易和董思恭的矛盾
白居易和董思恭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因为一个喷嚏事情引起的冲突。据《新唐书·白居易传》中记载,有一次,白居易和董思恭一起在朝堂上讲课,恰巧董思恭打了个喷嚏,白居易便以“善恶由人种,得失由命归”来反驳董思恭。董思恭则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反驳白居易。这件事起因虽然很小,但两人的关系由此成了针锋相对互相攻击的状态。
“别董大整首诗”给世人的启示
“别董大整首诗”给人发人深思的启示是: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中,有很多反抗或讽刺官僚的绝作。正如汉代贾谊的《过秦论》,是对秦王朝法治政策的批判,许多内容在现代依然具有前瞻和警示的意义。白居易的“别董大整首诗”虽然只是一首短小精悍七言绝句,却用极简单的语言揭示了董思恭等部分官员的虚伪、劣迹,以及自己才华出众的自信心。今天我们仍能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困境中挺立,永不低头,这是各个时代都可以学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