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含龙的诗

含龙的诗

含龙的诗

含龙的诗

“含龙”的意思是蕴含着龙的气息,是表达着力量和潜能的象征。在古代诗歌中,含龙的形象常被用来形容壮志凌云的英雄或是豪情万丈的情感。以下,笔者将从“含龙”的形象和寓意出发,介绍几首带有“含龙”意象的诗歌。

《含龙吟》

《含龙吟》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个王子身怀龙气,颇有姿态的形象,“含笑踏青云,行登青云梯。口吐沪洛泽,体闲日月暌。”将龙气的凌厉和王者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含龙》

汉代诗人左丘明的《含龙》描绘了一幅四海升平、龙飞凤舞的和谐图景:“长生高臥深山中,招隐草庐半壁峰。四海升平真不易,龙飛凤舞士力融。”龙被视为是天地之灵,有着凌厉的能量和力量。当海平始终,人民安乐,龙便在这种安宁的环境中翱翔飞舞,又含着对人民的祝福。

《含龙章》

《含龙章》是南朝宋代大诗人谢灵运的一首千古名篇。谢灵运让“含龙”的形象,承载起自己诗歌的创作和追求:“一身含龙宝自珍,持节春秋作霸臣。秋水甘泉宜婉儿,婉儿宜作宫中人。”可见含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象征,在谢灵运的诗歌中还承载着宝贵的精神和目标。

《含龙台帖》

除了有诗,含龙的形象在书法上也被广泛地使用。北魏写经大师颜真卿所写的《含龙台帖》,被誉为书法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其中“含龙”的形象被写得栩栩如生、风姿绰约:

“一只铁画青龙,票体浑厚苍勇,如将入海,如载云行。犹若涌泄草间幕簇,惊飜云从颠峦降。又见以钩画飞龙,蜿蜒上下,往来周济,遁地腾空,积水形成,水陸辟易。俨然凝士者之神龙也。”

结语

含龙作为一个形象,赋予了诗歌、书法等艺术形式以极大的生命力。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龙气所承载的意义是巨大的,它象征着力量、美好和潜能。因此,“含龙”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词汇,而是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