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卖炭翁什么诗

卖炭翁什么诗

卖炭翁什么诗

卖炭翁

清代诗人寇准的诗《菩萨蛮·卖炭翁》描述了一个卖炭的老翁,行路艰难,卖力干活,却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这首诗一直是中学语文教育的必学课文之一,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这里我们一起来探讨其中的意义。

卖炭翁为什么能感动人心

卖炭翁这个人物形象给我们最直观的印象就是他的苦难。老翁穿着破烂的衣裳,背着沉重的炭笼,艰难前行,晒得黑黑的手脚磨出了茧,整个形象显得扭曲而颓败。

但是,这个卖炭翁竟然让寇准写下了这样的诗:

衣锦尚温,而衣缝渐大;

花红易衰,宁似梦中归客?

岁岁金河复玉关,

不妨桥上笑语凭栏干。

这样看似乎有点不合乎常理。然而,万物本来都是一样的生命形式,人和人之间,有的受苦,有的受享——面对老翁的艰难生活,寇准并没有感到同情。他从卖炭翁的另外角度来欣赏他——他虽苦,但还是没丧失人性的最后光彩。因此,这首诗让许多人感动。

卖炭翁的哲学思考

寇准的这首《卖炭翁》其实是充满了哲学思考,它反映了人生、自然的无常和朝代的兴衰。这篇诗里面有很多意蕴,每一句都值得好好品味,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例如:
“岁岁金河复玉关”,这里的“金河复玉关”辞藻华丽,用之形象的表达了兴盛、繁荣,而后文“岁岁”则表达了兴衰的透彻。这里的透彻则启示我们所有物,从人到自然,无一幸免地都是朝代兴衰中的轮回。

还有一句:“花红易衰,宁似梦中归客?”表达的是人生自有诗意,人生的短暂使得它充满了诗意,而此时假如有资本得不到发掘,也只不过就是个“梦中归客”。

总之,这首诗意境宏大,意味深远,弥散着对人生的多重思考,给我们作为今天的人所带来了启示。

卖炭翁的生存哲学

卖炭翁这个人物形象虽然看似“孤苦伶仃”,但他却一头扎进劳动中秉持着生存哲学。
他没有身份,没有名利,没有财富,但是世俗的“三位太太”并不能让他沉沦,相反,他还是活得很好。这和他有着自己的生存哲学不无关系。

卖炭翁面对艰难时,并不是寻求同情。不过寇准却不以他的苦难为关注重点,他要表达的是卖炭翁艰难生活之外的态度,而这个无私、乐观的态度正正支撑起了生活。

这启示了我们,我们在生活中浮躁,不安,往往只是因为我们缺乏生存哲学。卖炭翁的生存哲学告诉我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放弃自己的信念和努力,别让困难情就此打败自己。

卖炭翁的思想启示

虽然卖炭翁这个人物形象如此颓败,但是,这件事情还是有着非常多的启示价值的。这位卖炭翁的精神风貌值得我们比较深入的思考。

卖炭翁艰难的生活状态,活着却像个行尸走肉。但是顶到卖一担炭,却是非常坚定自己内心的,即使生存很艰难,他仍然靠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这种精神让大家非常感动,证明了只要你有一个自己坚定的人生目标,你是可以走出困境的。

总之,这首诗的思想启示很多,是我们学习和衡量自己的参考和榜样。让我们在生活中多发掘它所蕴含的思想,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为自己的人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