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楼宇亭阁的诗词

楼宇亭阁的诗词

楼宇亭阁的诗词

楼宇亭阁的诗词

楼宇亭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是建筑物,更是诗词的主题。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笔下,楼宇亭阁往往被赋予了美好的意境和意义,成为诗词的经典素材。

流水长廊·百花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少妇今春才打桃,又被落蕊轻粉折。”这首唐代杜牧的《春夜喜雨》中,描写了夏日里美丽的百花亭景色。百花亭作为一种饰于庭园中的亭子,通常以花卉命名,围绕花木种植,让人们可以在亭里观赏到各种树木、花卉和草坪。在百花亭的穿堂中,清风拂过、流水潺潺,令人心旷神怡。

四明清风·鹿鸣院

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轼曾有诗写道:“南北山头清风里,最爱谿边鹿鸣院。”这是一首把鹿鸣院与四明清风结合起来的诗句。鹿鸣院位于嵊泗岛上,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宋代建筑群,也是苏轼流放时所居住的地方。据说,每当风起清风山,院内的竹梢和树叶便随风摇曳,同时,远处传来的鹿鸣声却又不失清晰。于是,这里成为了苏轼脱离尘嚣,借景抒怀的胜境。

千古佳话·黄鹤楼

黄鹤楼是中国十大名楼之首,也是长江三峡名胜之一。唐朝时期,陆游在此留下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著名诗句。这个楼台由远及近,仿佛黄鹤翩然而过。楼上俯瞰,万象争辉;楼下近察,波光粼粼。楼前的滔滔江水,与静待归鸟的黄鹤相映成趣,构成了巍峨壮观、秀美天成的千古名胜和人文景观。

于归鸟之木为楼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在《陋室铭》中,吟咏着自家的竹轩。其中一句“于归鸟之木为楼,别栖几时忘此栖?”颇有意味。在古代中国文化里,归鸟被视为顺应自然的“见义勇为”的模范,有着高贵的道德含义。因此,这句诗以归鸟之栖为比喻,抒发了诗人对人性本然和自然的向往。楼作为归鸟栖息之所,也蕴含着文人“闲适脱俗”的情怀。

凌波微步·苏小小笺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十三浪花抛岸千。”清代袁枚的《苏小小笺·赏楼》中,景色宜人的楼阁成为了美丽女子苏小小的寄托和清幽之所。凌波微步是一种古代舞蹈的名字,寓意着女性柔顺娇媚、艳丽动人的形象。这里的罗袜、浪花则是诗作中常常操纵的形象。通过这些形象的点缀,诗作意境深远服帖,让人感受到了衣衫轻薄银钩卟啵的清新气氛。

总之,楼宇亭阁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和文学艺术的精华之一,诗人大都以楼、阁、亭为书写的对象,使得这些建筑本身带着爱情、自然、残酷、惆怅等多种情感和意蕴,被后人传唱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