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中借景抒情的诗句是什么
介绍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其描述了自己从南京离别亲人,前往北方从军的过程。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借景抒情手法,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激动与决心。
第一句借景抒情
《从军行》的开头就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将梅花和寒雪相对映,表达了诗人走向战争的决心。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花白几多时,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里的“青山绿水”代表家乡的山水景色,而“花白几多时”则暗示时间已经不多了。最后的“一尊还酹江月”则是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与告别之意。
第二句借景抒情
接下来,诗人将目光投向了远方,将戍楼与烽火塔作为了借景抒情的材料,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愿望:为国尽忠。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里的“瀑布”、“银河”等都是具有宏伟壮观的特点,展现了军队所要面对的苦难与挑战,但是诗人刻意将这些困难归纳为:“且将新火试新茶”,表现了对于未来的美好希望。
第三句借景抒情
接下来的几句则让读者看到了这支军队更加接近战场的情景,而重点将放在了青海的草原上。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草原”总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而在这里,王之涣却询问了读者:如果没有隔阂,如果人人都能够像最初呈现的那样,那么现在的战争还必得有吗?
第四句借景抒情
接着的句子则让读者看到从前的繁华与富足,以及战争给这个地方带来的毁灭的景象。
"寄语丘中仙,沾衣拭泪看秋菊。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里的“秋菊”、“茱萸”等都是寓意丰富的花卉,而“沾衣拭泪”则表达了对辛酸的感叹,对逝去的爱与生命的感应。最后“少一人”的暗示,便在后面的句子中得到了表露和发展。
第五句借景抒情
最后两句则为本首诗作了完整的结画,将落日比喻为国家陷入战乱的象征。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意归航。"
这里的“断鸿声里”则表达了家国之间的隔阂,而“江南游子意归航”则具有轻松喜悦的笔触,诗人暗示,未来必定有更好的明天。
结论
《从军行》是一首充满感慨与决心的诗作,其中所运用的借景抒情手法,让读者更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决心与激动,在读完这首诗之后,不难发现新的世界在等着我们去发掘,前方的路,虽然将是艰辛崎岖,但唯有付出和坚毅,方能开启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