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其七,古诗
浪淘沙其七 古诗的意义
《浪淘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共七篇,称为七绝。其中“浪淘沙其七”一篇是辛弃疾所写的。这篇诗歌以其浪漫而充满力量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挣扎的感悟。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这首古诗的意义所在。
咏史抒怀 浪淘沙的独白
《浪淘沙其七》是辛弃疾在其遥想故国的时候,对自己前途的思考和对兄弟的哀悼。诗中“沙举似有山川改,波涛宛与天地长”的表述,对历史的回眸,对时光的咏叹,对情感的披露,都是人们不容忽视的。通过作者的自由抒写和史料的加持,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传承,同时亦让人们体验到自己的情感。
做英雄 挽弟兄之情
诗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借问天地之凉心!或开生面、或刻厉光”这段话,表现了辛弃疾的胸襟和思想。他在这段话中已经写出自己将承受天下苍生的疾苦,表达了自己敢于做千古英雄的豪情。在此同时,他也用这种慨然之语,表达了对逝去兄弟的愧疚和怀念之情。
惨淡人生 如何对待命运
《浪淘沙其七》采用反衬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抗争。首先,短暂的美好会被波涛所淘汰,人生无法幸免。 其次,诗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字句,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人生的短暂和惨淡。无论是金榜题名,还是富甲一方,通常离不开艰苦努力和高度自我要求。只有将人生看做是浪淘沙一般无常的一环,才能对命运、对人生的难顶实现真正的寡欢。
豪情万丈 再造青史
辛弃疾是当时的一代豪杰,他希望自己能够用功名成就自己。但是诗中又强调“胡为乎窥予田家之簟,爲乎隙中驱车?”, 他认为人生不能仅仅是功名富贵,而应该寻找自己的追求和价值。这个价值不应该是世间常识,而应该是一种自我为中心的,纯净的,高尚的目标。同时他也特别希望自己能成为他人崇拜、赞颂的对象。“得非洲之富,却容易、终游戏人世”,在这个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繁华富贵的抗拒和对苍茫大地的热爱。他不愿意沉醉于虚妄的功名利禄,他希望成为一位在国家、人民、历史中得到实施赞赏的伟人,为此而奋斗。
浪淘沙 远离甘于平庸
《浪淘沙其七》所表达的追求和精神内核,就是远离平庸、力争上游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不仅表现在辛弃疾的个人追求上,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他一路挣扎,不停追求,直到成功、死亡。在这个过程中,他放弃平庸,力争上游,走自己的艰难之路,也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后代,开创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