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唐诗三百首最后一首诗是什么

唐诗三百首最后一首诗是什么

唐诗三百首最后一首诗是什么

介绍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它共收录唐朝时期600多位诗人的310首篇杰作,其中不仅有沉郁悲壮的诗篇,还有细腻婉约的小品诗和名篇佳作。唐诗三百首一直被誉为唐诗顶峰,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诗三百首最后一首是什么

唐诗三百首中最后一首诗篇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盛行的律诗形式,题材是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好友临别的依依惜别之情,并写出大自然孟冬的寒冷与荒凉,达到了以人物寄托感怀,寄托感情于自然之中的渗透。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背景和故事

《赋得古原草送别》据传是白居易送别议员岑参时所作。当时岑参因犯忤逆罪被贬谪至河东道,白居易与岑参交情甚好,共同读书讨论诗词,久别重逢之际,白居易便写下了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劝慰,并约定日后再聚于洛阳。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文学价值

《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语言优美,词句传神,描写细腻,感情真挚。诗篇以古原大自然为基调,以珍重友谊为主旨,运用对比手法对人物情感进行烘托,这种寄托感情于自然之中的意象表现手法,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唐诗三百首对后世的影响

唐诗三百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部文学经典,更是一部文化典范。唐绮窗、杨婉、刘兰芝、李清照等众多大文豪的作品皆受唐诗三百首的影响。此外,唐诗三百首也以其婉约、色彩鲜明的形象,成为日本、韩国、越南等东亚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东亚文学的影响广泛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