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的诗
莫高窟的诗
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西北约25公里处,是中国著名的艺术宝库之一。莫高窟于公元366年前后开凿,历经十余代僧人几百年钟爱、传承和维护。莫高窟中的佛教艺术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佛教研究的重要资料之一。
背景与历史
莫高窟至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从公元4世纪中叶开始,历经20余代僧人,在洞窟中雕刻佛像、绘制壁画,形成数量庞大、题材广泛、工艺精湛的艺术景观。自东汉至唐朝中叶,莫高窟是河西走廊上的佛教中心。
艺术特点
莫高窟中的佛教艺术以佛像、壁画、塑像、彩塑等形式呈现。佛像分大小、姿态表情等多种形态,以至出现了全身由莲花组成的莲花座佛像。壁画类别繁多,包括佛故事、雅俗共赏的世俗题材、仙道山水等甚至有对唐朝律诗的创作和佛经的翻译刻画。唐代是莫高窟艺术的高峰阶段,壁画表现出深远坚韧的宗教信仰和高度发展的艺术技法,为佛教壁画史上的珍品。
莫高窟的意义
莫高窟的意义不仅在于文化艺术价值的传承和延续,更体现在对中国古代的文化历史及佛教文化的传播、教育的意义。莫高窟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和社会生活、思想信仰的重要视窗和手段。更重要的是,莫高窟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源头和重要标志。
保护与展览
鉴于莫高窟的文化与历史价值,1987年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同时,莫高窟所在的甘肃省敦煌市成立了“莫高窟研究院”,负责保护、修复和研究莫高窟的文化艺术遗产。如今,莫高窟的许多壁画已被移至香港博物馆等地展览,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可以通过展览了解莫高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