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含芷的诗句
诗经中含芷的诗句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集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早在3000年前就已经问世。诗经中的诗句,通过娓娓道来以及优美动人的语言,揭示了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民族风貌、历史起落等方面,堪称文化宝库。其中,“芷”作为一种花香,被很多诗人用来描绘、烘托情感,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诗经》中含芷的诗句。
《诗经·常武之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诉于谁。久旱逢甘雨,将心比心。何时是破暗投明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乡的人和事。最后句中的“何时是破暗投明时?”虽然未出现“芷”字,但是通过意象的呼应,让诗句中所表现的情感更为深刻。
《诗经·小雅·谷风》
谷风之微,草木樊芷。云雨之后,君子攸行。素车白马,为之簟草。人之所保,子之所好。麟之趾,振锺公之器。
这首诗描绘了田园生活中各种惬意的景象,其中“草木樊芷”用来形容自然中的植物香气,使人感觉如归山林,随处可闻清香。这种景象给人以舒缓的感觉,表达了诗人看待生活的态度与情感至爱。
《诗经·小雅·东篱》
东篱上草,已经萧瘵,瑟瑟发披。少妇十三四,遥指牛斗。牛斗维大,十仞有馀,不如子之车。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这首诗中的“东篱”可以理解为院墙,草木枯死,诗人寄托对年轻女性的无穷感慨,时光匆匆倏忽即逝。描写了人生中的转瞬即逝,唤起了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珍惜,而“陵上柏”和“涧中石”中的“柏”和“石”为木材和矿物相互映衬,使“芷”之意在其中愈发清新。
《诗经·大雅·文王》
文王既勤止,我从穆公考。维周之永言,肃雍肆行作。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自东方,纶曲阜丘。昔三后之纪,宋齐虽小康。泰繁有声,维多作则。我伐夏后,东家其壤。维中原之冠,斜方吐秦翰。淮夷攸同,自西自东。肆亿兆民,咸使睦相迎。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作止,繁弦和咏。饮尽则止,矣夫子好之。
这首诗讲述了文王之德,歌颂了武王平定暴乱、文王进而建立周朝的功绩。整首诗顿顿都是赞美之词,其中“菖芜之华”可以解读为菖蒲和白芷,用以比喻文王的德行高洁不凡,值得后人效法。而最后几句:“吹笙作止,繁弦和咏,饮尽则止,矣夫子好之。”则是写文王与其他君臣围炉饮宴时的情景。
《诗经·思美人》
我思古人,苦哀瞻念。我思古人,实劳我心。弃我妻子,赋我沉痛。自言不幸,自求多福。我思古人,亦有感于。善人之出,当思劝之。我思古人,潜心愁思。思爱一人,增我忧慕。谁谓真人,适彼被服。走马宛丘,追狐不及。我思古人,实劳我思。
这首诗是一首古风情清幽,不舍爱人的诗歌。诗句中没有出现“芷”字,但诗歌中叙述到“云”、“霜”、“芜菁”等自然景象,描绘了怀石之情,体现出了古人对生活之美以及对爱情之情怀。
结语
通过以上五首诗,我们不难发现,《诗经》中涵盖了丰富而又多姿多彩的情感表达,且其中含芷之意占多数。 在这些经典诗句中,清新的花香更是给这些情感杰作带来了浓郁的艺术情趣,使这些古老的文字,仍给我们带来启示与思考的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