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的别称是什么
年龄别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不同年龄段的雅称,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年龄别称:
婴儿 :襁褓(不满周岁)、黄口(10岁以下)
幼儿 :孩提(2-3岁)、垂髫(3-7岁)、总角(8岁)
儿童 :幼学(10岁)、碧玉(女子16岁)、羽冠(男子20岁)
青少年 :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及笄(女子十五岁)
成年 :束发(男子十五岁)、弱冠(男子二十岁)、而立(男子三十岁)、不惑(男子四十岁)、知命(男子五十岁)
中年 :花甲(六十岁)、耳顺(六十岁)、杖乡之年(六十岁)
老年 :古稀(七十岁)、杖国之年(七十岁)、耄耋(八九十岁)、期颐(一百岁)、茶寿(108岁)
这些别称不仅体现了年龄,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年龄别称在古代是如何使用的?
年龄别称与现代称呼有何不同?
如何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