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蒙山大佛旅游攻略(太原蒙山大佛)
很多人对太原蒙山大佛旅游攻略,太原蒙山大佛不是很了解那具体是什么情况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
1、1:它坐落于山西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据考古记载蒙山大佛高约59米,但因为元朝后期遭受破坏,佛头损失,经过后期的修补,现在蒙山大佛全高约48米,是仅次于乐山大佛的第二大摩崖石刻大佛,建造年代比乐山大佛还要早,应该是世界上第一座露天摩崖石刻大佛。
2、2:蒙山大佛本是开化寺后的佛像。
3、开化寺建于公元559年(北齐天保二年),北齐文宣帝高洋赐额开化寺,在寺后凿石修路,离寺一里处依山凿刻佛像,即蒙山大佛。
4、3:元朝末年被战火毁坏,又被风雨侵蚀,曾经由武则天专门为其打造袈裟的蒙山大佛已经变成了一堆长满了杂草的乱石堆,而巨大的佛头也已不知去向。
5、4:自2006年开始,相关单位全面开启了对蒙山大佛的文物保护和复原工作,一直到2008年,蒙山大佛才开始面向社会游客开放。
6、扩展资料:(1)蒙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摩崖大佛,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
7、(2)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
8、(3)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
9、2008年10月,蒙山大佛向公众开放。
10、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蒙山大佛蒙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摩崖大佛,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
11、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
12、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
13、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
14、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
15、蒙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
16、论高度,蒙山大佛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17、大佛的腹、手、腿、足、基座、大阁遗基,都掩覆于大佛胸下山坡泥石里。
18、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碑刻也应在此处.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
19、2008年10月,蒙山大佛向公众开放。
20、2017年8月10日,大佛景区改制后门票价格正式开启每张70元。
21、修建过程蒙山大佛本是开化寺后的佛像。
22、开化寺建于公元559年(北齐天保二年),北齐文宣帝高洋赐额开化寺。
23、寺后凿石修路,在寺后一里处依山凿刻佛像,即蒙山大佛。
24、 蒙山大佛开凿的年代存在争议。
25、一种观点根据《永乐大典》中《太原志·太原县》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北齐天保二年。
26、另一种观点根据明嘉靖《太原县志》、明成化《山西通志》的记载,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在开化寺建寺之后,即晚于天保二年。
27、有研究者根据五代苏禹圭《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中所述北齐文宣帝天保末年,凿石通蹊,依山刻像,认为蒙山大佛的开凿始于公元559年(天保十年)。
28、增加建造隋朝仁寿年初,开化寺中新建佛阁以保护大佛,并改名为净明寺。
29、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渊曾来此礼佛,并将寺名改回开化寺。
30、另一说李渊礼佛是在称帝之前,礼佛回去后当夜梦化佛满空,毫光数丈,登基后李渊将寺名改为开化寺。
31、公元657年(唐显庆二年),唐高宗李治巡幸并州,与皇后武则天同游童子寺、开化寺,童子寺佛像高一百七十多尺,开化寺大佛高二百尺,李治与皇后、妃嫔、宫人施舍了很多珠宝、财物、衣服。
32、毁灭破坏公元844年(唐会昌四年),开化寺佛阁在唐武宗灭佛中废毁,蒙山大佛遂暴露在风雨中。
33、公元895年(唐乾宁二年),盘踞并州的河东节度使、后来追封后唐武皇帝的晋王李克用参拜蒙山大佛后,命人重建开化寺佛阁。
34、历经五年,佛阁终于建成。
35、公元945年(后晋开运二年),镇守太原的北平王、后来的后汉高祖刘知远到开化寺焚香礼佛后,出资重修佛像和佛阁,留有苏禹圭所撰《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
36、公元990年(北宋淳化元年),开化寺中新修二座高二丈释迦牟尼舍利塔(即今开化寺连理塔)。
37、元朝末年,开化寺毁废,只有僧房舍利塔尚在。
38、通常认为,蒙山大佛在这时一齐被毁。
39、公元1385年(明洪武十八年)晋恭王朱棡重建开化寺,开化寺改名为法华寺。
40、重新发现1983年,参加太原地名普查的市政工作人员王剑霓重新发现了蒙山大佛。
41、因调查地名时,王剑霓发现太原蒙山一带有很多带寺字的地名,还有一处地名叫做大肚崖,觉得非常奇怪。
42、实地调查时,发现大肚崖其实是蒙山大佛的胸部,大佛的头部已经遗失,露出的胸部高度为15.75米,胸部以下埋在土石之中,土石厚达数十米。
43、佛像背后的山崖顶上的平地还有绵延大约五百米的古建筑遗迹。
44、1983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的简讯中报道了这一消息。
45、2001年9月21日蒙山大佛被列入太原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6、2006年9月,新修佛头工程开工,2008年1月,佛头安放完毕,10月7日,完成修复的蒙山大佛景区向公众开放。
47、蒙山大佛为利用陡直崖壁开凿而成,位于蒙山近山顶处。
48、佛龛为摩崖敞口式,宽29.60米,进深17米,平面大约为半椭圆形。
49、佛像头部已经遗失,山与颈部平齐,研究者推测当时此处很可能有自然突起的岩石,开凿时将它刻成佛头。
50、佛像背后的山崖有大片平地上有寺院遗址,散落有残碎砖瓦,还有刻着杭州天目山峰彻禅师的断碣。
51、蒙山大佛为单体佛像,龛内外没有胁侍像的遗迹。
52、 扩展资料:佛像构造大佛头部遗失。
53、颈部直径5米,高2米余,有三条阴刻项线。
54、颈部至腹部高22米,两肘间距22.70米。
55、两肩平而宽,胸胛肥厚,身形壮硕。
56、由于大佛的岩体为疏松的砂岩,风化、崩塌相当严重,佛像衣纹服饰已无法辨认。
57、佛像的胸部存有若干排小方孔,据推测为重修大佛时留下的遗迹。
58、佛像小臂长12米、宽2.80米,保存较为完好。
59、佛像施禅定印。
60、右手长3.10米,手掌及小指尚存,左手已残。
61、两手之下为条石补砌的双腿,高3米,结跏趺坐式。
62、腿下为条石台基。
63、双腿和台基均为重修大佛时砌。
64、研究者认为,佛像原来的坐姿虽未必是重修时的结跏趺坐,但是由两手的禅定印判断很可能就是结跏趺坐式。
65、考古学家宿白根据清理前的遗迹推断蒙山大佛是倚坐的弥勒佛。
66、然而,清理之后的佛像施禅定印,结跏趺坐,并不是倚坐的佛像。
67、后来的研究者认为,蒙山大佛可能是释迦牟尼佛。
68、理由之一是《重修蒙山开化寺庄严阁记》提到成招提之胜因,侔释迦之真相,另一个理由是北魏开凿的云冈石窟第20窟的释迦佛也是施禅定印和结跏趺坐,与蒙山大佛相同。
69、蒙山大佛自双腿下部至颈高约30米。
70、研究者按照双肩宽度18米估计佛像头部高度大约十米左右,即蒙山大佛通高为4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增砌的6米高的基座,总高度大约46米。
71、这与史籍的记载有所不同。
72、唐代的《冥报记辑书》记载蒙山开化寺大佛高二百尺。
73、按唐代一尺合现代0.295米,唐代记载中蒙山大佛的高度为59米,比蒙山大佛的实际高度多十几米。
74、一些媒体按现代一尺合0.33米计算,得出蒙山大佛的高度为66米,也有媒体计算为63米,还有媒体称蒙山大佛通高(大佛站立高度)66米。
75、这些媒体由此认定,蒙山大佛比55米高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还要高。
76、甚至有媒体声称,蒙山大佛与乐山大佛、巴米扬大佛齐名,并根据三者的高度关系认为将蒙山大佛称为世界第二大石佛。
77、大佛前的平台上存有面阔三间(约15米)的建筑遗迹,门墩石和地栿尚在,研究者判断建筑年代可能晚于五代。
78、建筑遗迹北面存有一龟趺,碑已失。
79、佛龛西侧壁上存有若干小石洞,是修建佛阁时嵌入梁檩所用。
80、大佛龛外东侧,崖面上还有一块摩崖碑刻和二个洞窟的遗存。
81、摩崖碑刻大约处在大佛胸部的高度上,为长方形,高2.50米,宽1.85米,是预先雕刻成之后嵌在山崖上的,文字已漫漶不清,只能判断出刻的是佛经,无法确知是哪一部经。
82、摩崖碑刻东侧的小窟高、宽都在1米左右,因岩石崩塌,此窟已被破坏。
83、小窟的东边是一平面为方形的大窟,面阔2.97米,进深2.99米,高2.94米,四角攒尖顶。
84、长方形的窟门高1.74米、宽0.97米、深0.52米,门两侧雕有石柱,石柱上雕出栌斗,栌斗之上是雕刻的阑额,阑额的斗栱为一斗三升式,柱间斗栱为人字形叉手。
85、叉手为弧形,向外撇出,尾端微微上翘。
86、结合四角攒尖顶、人字形叉手尾端上翘两个特征,研究者认为此窟可能开凿于北齐。
87、窟内为素壁,并无龛像,属于禅窟,窟内残存有清康熙四十六年的题记。
88、2006年太原市政府为佛像修补了佛头,新修的佛头高12米,直径8米,重140吨左右,风格参考了当地出土的北齐佛像。
89、加固佛身时共计灌浆450吨以上。
90、参考链接:蒙山大佛-百度百科 具有世界第一大佛之称的佛像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就是位于四川省的乐山大佛,佛像高71米。
91、那如果问你,有世界第二大佛之称的佛像在哪里,恐怕就不是那么多人知道了。
92、这尊佛像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蒙山,因此名为蒙山大佛(也叫西山大佛),它虽然比四川乐山大佛矮8米,但建造时间却早了162年,建成于北齐时的公元551年,距离现在已经有1455年的历史,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
93、历经五代皇帝建成大佛公元551年,历史上有个叫做高洋的皇帝,他在河南安阳市北当时叫做邺城的地方建都,除此以外,他还把当时的晋阳城作为别都,也就是现在的太原市晋源镇古城营村。
94、高洋为人骄傲、奢侈,大修宫苑,把远离邺城的晋阳城修得富丽堂皇,而且在西山的开化寺后,依山开凿一尊大佛像。
95、他征集天下的农夫,动工开凿大佛,日夜不休息。
96、晚上的时候,就拿油灯照明,整个山上,有万盏油灯被点亮,光焰甚至可以照射到山下的晋阳宫。
97、到了冬天,天气十分寒冷,他就命令工人烧开水来和泥,大规模地动工,让老百姓的生活穷困不堪,死伤无数。
98、高洋死后,他的儿子高殷即位,工程非但没有停止,反而越搞越大,直到公元577年,高洋的第五代子孙高纬执政时,大佛才得以完成。
99、大佛是由北齐皇帝高洋赐建,历经高殷、高演、高湛和高纬四位皇帝的督建始成。
100、在史书上也有记载:“北齐文宣帝高洋于天保二年在晋阳蒙山建寺,赐额开化”、“凿石迎溪,依山刻像,历时20余年,纬时造成”。
101、武则天给大佛赠送袈裟据记载,唐朝时,高祖李渊常来蒙山拜佛,复赐名“开化”;特别是唐显庆五年, 唐高宗李治和太后武则天夫妇久仰大佛来朝拜时,看到大佛二人惊叹不已,武则天当下传下懿旨,要为大佛赠送袈裟。
102、回到长安后,宫内立即为大佛制那件硕大无比的袈裟,由于这件袈裟实在太大了,在太监的监工下,用一年的时间才制作完成。
103、做好的袈裟被特使送至晋阳城,并在晋阳百万僧俗的注目下为大佛举行了披袈裟仪式。
104、一时间,大佛在皇家眼中形同国庙,在百姓眼中至灵至宝,备受尊崇,这令中国蒙山大佛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显得尤为光鲜。
105、 消失六百年后神秘再现又过了400年后,到了元末,随着朝代更替、岁月变迁,在饱受战火损毁和大自然风霜雨雪的剥蚀后,显赫一时的蒙山大佛终于在元朝末年阁倾像塌,从此大佛之腹、手、腿、足以及基座和大阁遗基就被掩埋于山石、残砖和泥沙之中,不为后人所知。
106、此后,大佛突然完全消失了。
107、直至600多年后的上世纪80年代,大佛才被山西太原的一位老人发现。
108、经过种种自然界不可抗力的毁坏,大佛下部35米处已形成采空区,一旦顶板塌陷,势必导致大佛垮塌。
109、保护工作迫在眉睫,2006年6月,寺底村的一帮村干部成立了“晋阳西山大佛保护基金会”。
110、2006年9月,为迎接国庆黄金周,太原市召开“晋之源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强力推出“晋源十六景”,鲜为人知的蒙山大佛首次和晋祠、天龙山并列其中。
111、2008年5月12日,蒙山大佛景区对外开放,这座有着1400年历史、湮灭了600年的巨型摩崖石刻重新面世。
112、 文物保护界有句行话,叫修旧如旧。
113、那么,西山大佛的保护开发如何修旧如旧呢?比如对重建佛头,各方面的看法都是不一致的。
114、晋源区文物旅游局杨秀生局长表示,他是不太赞成重建佛头的,应该避免破坏性保护,残缺也是一种美。
115、寺底村的修佛头行为被叫停后,来自北京的地质专家就强调,水泥制作的佛头和原始的佛身会显得很不协调。
116、 西方历史上许多被毁的著名建筑、园林等,比如罗马竞技场、帕特农神庙、海德堡城堡等,西方人更倾向于用保存遗址的方式来纪念,形成了一种废墟文化。
117、 在蒙山景区建设过程中,景区开发要减少人工痕迹,保持历史沧桑感。
118、最后的修复方案是:山西颐田雕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山西省著名雕塑学家苗新田负责设计并在大佛原址上加建佛头。
119、这其中一个前提是:佛头的风格必须符合北齐的佛像雕塑风格。
120、苗新田认为,残躯只能做历史遗存,是给内行看的,但要发展旅游,整个佛像必须有形象;从搞雕塑角度讲,佛像的关键主要是造型,必须有时代特征。
121、 苗新田介绍说,起初村民选择的佛头是北魏风格的, 取自云冈石窟,时代特点是秀骨清像;而北齐的佛头特点是处于北魏向唐朝过渡时期,在清瘦和丰腴之间,造像由瘦长的脸型又转化为半圆形状。
122、晋源区华塔村曾经出土过两个北齐时代的石佛头,苗新田的设计蓝本,正源于此,这就是修旧如旧。
123、村民给西山大佛建佛头时,苗新田看了媒体登出的照片后,坏了,这是个大事,不应该马马虎虎。
124、苗新田曾给国内很多寺庙搞过雕塑,但守在家门口,不参与太原的事情会很遗憾,我当时认为自己必须参与。
125、 2007年7月,苗新田开始做设计。
126、 2007年8月,苗新田带工人进驻晋源。
127、 到了2007年年底,这个高12米、宽7米多、重80多吨的佛头终于完美登场。
128、 修佛头的行为,得到了寺底村民的积极拥护。
129、目前,寺底村重修了村庄原址废弃的60间石窑洞,准备搞农家乐等旅游项目。
130、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苗新田都没有谈过工程建设费用,都是看着给,也没有个造价依据,谈钱是以后的事情,先参与再说。
131、 杨秀生局长承认,建设资金非常紧张。
132、整个蒙山景区包括修道路,开化寺、观音堂重建,景区美化绿化等投资需要上亿元,资金很困难,但工程很顺利。
133、应该说,这多亏了一大批和苗新田一样不计成本、只求参与的人。
134、 这样的工程全国也就这么一项,实在太有意义了,大佛的建设者都这么说。
135、 重新修葺庄严壮观如今蒙山依旧是松柏参天、溪水潺潺,古开化寺、甘泉寺、北汉皇帝刘继元避暑宫等建筑掩隐于青山绿水之间。
136、在看到大佛之前,首先要经过开化寺,寺前是一块平整的开阔地,有数棵菩提树高高挺立。
137、灿烂的阳光洒在寺庙四周,天高云淡,寺院里有连理双塔,邑志6称“释迦如来舍利塔”,它近观隽雅秀丽,远眺犹似两朵未开的花蕾,为砖砌单层两基塔,两塔基底相连,故称连理塔,在全国各地也属罕见,是太原市最古老之塔。
138、站在寺前的观佛台上向左侧望去,两里远处有尊大佛横空出世,那就是极尽荣耀和磨难的蒙山大佛。
139、修复后的蒙山大佛坐于蒙山南麓的石崖之间坐高40米,通高66米,大佛两耳齐肩,双目微睁,背依群山,盘腿而坐,其中新添的佛头高12米、直径8米,重约140余吨,宽大的胸肩、修长的双臂从两侧石崖中呼之欲出,庄严壮观,让人叹为观止,昔日风采再现。
本文【太原蒙山大佛旅游攻略(太原蒙山大佛)】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